记者通过德州市人民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江丽了解到,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,以婴幼儿发病为主。主要通过接触唾液、疱疹液、粪便及其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、床上用品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传播,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,目前无疫苗预防,四季均可发病,常见于4~9月份,分布极广泛。流行期间,托、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。传染性强,传播途径复杂,流行强度大,传播快,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。
江丽告诉记者,3岁以下多见重症病例,重症病死率在10%-25%。在流行季节发病,常见于学龄前儿童,婴幼儿多见。
医生告诉记者,传染高发期,饭前、便后、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,不要让儿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,避免接触患病儿童;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;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烧、有皮疹等症状,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。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或学校,避免传染给他人,一般需要隔离2周。